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2020-09-22
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会量子计算奖
2020-10-08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团队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2020-01-16 )

  1月16日上午,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为获奖代表授奖。


/uploads/image/2020/01/16/618db07df8c02a4d69c66571774892e6.jpg


图:中科院声像中心 王强


  “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突出贡献者为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中国科大彭承志研究员;主要完成者包括陈宇翱、朱振才、舒嵘、张强、周依林、印娟、任继刚、廖胜凯、张亮、姜晓军、黄永梅、陈腾云、陈凯、刘乃乐、朱长飞、龚海梅、龚建村。


  量子通信提供了一种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是最先可能走向实用化的量子信息技术。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通过中继实现城际量子通信、通过卫星中转实现超远距离量子通信是国际上公认的构建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路线图。十余年来,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领衔的“广域量子通信研究集体”瞄准这一目标全面开展研究,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创新成果。该研究集体完全自主地研制了世界上首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建成了世界上首条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创新性地突破了天地双向高精度光跟瞄、空间高亮度量子纠缠源、抗强度涨落诱骗态量子光源、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以及空间长寿命低噪声单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和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洲际量子密钥分发等系列成果。建设完成的天地一体化的量子通信网络雏形使得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水平全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技术发展和空间尺度量子物理基本问题检验前沿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与技术基础。


/uploads/image/2020/01/16/c362c9c7b6859b5beea611d60354ab24.jpg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于2002年设立,2003年首次颁奖,今年为第十二次颁奖。该奖项授予院属单位在近五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个人或集体,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宁缺毋滥的原则,每次评选出的获奖集体和个人不超过10个,其中每个获奖研究集体的突出贡献者不超过3人。


(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Copyright 2011-20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202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