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队伍

新闻中心
中科院量子创新研究院理事会第三次会议召开
2020-09-22
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会量子计算奖
2020-10-08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侯建国

    侯建国,男,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在量子调控和单分子科学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在包括Science (2篇), Nature (2篇), Nature Photonics (1篇), PNAS (1篇),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篇), JACS (9篇) 国际学术期刊发表了200余篇论文,首次报道了纳米结的量子电容效应;发展了一种新的纳米材料非晶化方法,发现非晶化对量子限域效应的抑制现象; 发展了STM 实验技术,实现对笼状Dy@C82 分子的“透视”观测; 通过单分子“手术”实现了对单分子磁性控制; 通过对电极间轨道空间分布和对称性调控,发现基于分子轨道空间对称性匹配的负微分电阻效应新机制;利用单分子“手术” 的操控方法对三聚氰胺分子的异构化,实现单个分子的电子学和机械开关性能的多功能集成;发现一种新的准手性分子相分离现象;结合实验和理论计算,发展了对自组装过程中多种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氧化物表面分子的微观物理、化学过程,澄清了CO 的吸附行为; 揭示了分子氧的吸附和分解行为; 发展了光化学与STM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次微观地直接观察到水及甲醇分子在氧化物表面的光分解过程,并阐明其微观机理等,为原子和分子分辨的层次理解催化机理提供了依据,发现新的分子电光效应:突破Kasha规则的无振动驰豫热荧光“能量禁阻”的上转换发光宽范围的“彩色”频谱调控。研究成果入选2005年度中国科技十大进展,200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5年),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多次被Science杂志,Nature子刊等国际科学媒体作为重要进展重点评论。


Copyright 2011-201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 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12020656